SSI ļ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IPO咨询 >> 创业板 >> 正文

创业板遭遇四大成长烦恼

 
 
 
    10月30日,下周一,A股创业板市场将迎来两周岁生日。

        所谓“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市场,在2009年10月30日一经亮相,获得了市场无数掌声,也承载了市场各方很多希望。

        两年时间,创业板市场从无到有,迅速成长壮大。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270多家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交易。也就是说,自这一市场板块设立至目前为止的480多个交易日里,平均每1.79个交易日就有一家新公司加盟,速度之快可见一斑。然而,两年时间里,创业板市场在迅速成长壮大的同时,也因为指数大跌、市值缩水、业绩滑坡,甚至上市公司造假、恶意圈钱等诸多问题的出现,而饱受市场投资者的质疑和责备。

        创业板市场所经历的,既是成长的烦恼,也会是一次痛苦的蜕变。


    烦恼之一:频频破发,赚钱效应缺失


        “两年创业板造就了824个亿万富翁,但我的投资账户却缩水了60%。”这是一个小股民在微博上发出的感慨,折射出整个创业板市场赚钱效应缺失的无奈。

        两年前的10月30日,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挂牌上市,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55倍,上市首日更是遭到市场的热情追捧,股价大幅上涨,10只个股当天就实现了股价的翻番,如此赚钱效应,无不令人瞠目。但两年过去了,这样的热闹场面早已不再,创业板留给投资者的只是一个破发遍地的市场。

        数据统计显示,270多只创业板股票中,约230只低于其上市首日的开盘价,占比高达84.8%。也就是说,如果上市首日开盘买进创业板股票并一直持有到目前,近九成投资者是处于亏损状态的。其中,国民技术、坚瑞消防、当升科技、世纪瑞尔、朗科科技等8只创业板股票复权后相对于开盘价格的跌幅均在60%以上。

        相对于发行价格而言,目前也有150多只创业板股票收盘价格低于其发行价,占比高达56.1%。其中,恒信移动、宁波GQY、康芝药业等多只个股破发比例甚至超过50%。以破发比例最高的恒信移动为例,这家顶着“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地面零售连锁商务经验和移动信息技术研发、业务平台运营经验的企业”光环的创业板公司,2010年5月20日正式挂牌交易,其发行价格为每股38.78元,发行市盈率高达62.55倍。一年之后,其股价已较发行价格跌去近60%。也就是说,当时网上申购,投资者如果“有幸中签”,那么持有至今,其每中得一签,浮动亏损就将达到上万元。

        从创业板指数来看,2010年6月1日正式发布,首日开盘报986.02点,此后曾一路震荡走高至12月20日达到高峰1239.60点。随后,股指冲高回落,一路下行至目前800点附近,已较最高点位跌去逾30%。


    烦恼之二:业绩变脸,成长性堪忧


        “现在看来,能赚钱纯粹是靠运气,就像赌博一样,大多数创业板公司根本无成长性可言。”一位散户股民向记者抱怨。

        沪深股市2252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整体实现净利润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3.59%。其中,创业板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2.68%,不仅低于整体水平,更是不及主板市场。创业板“高成长性”丝毫无从体现。

        不仅如此,更有一大批质量存疑的公司通过各种方式“混”入创业板,并在上市后迅速上演业绩变脸。目前在194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创业板公司中,上市后净利润增速不及上市前的达到七成,其中41家公司上市当年净利润就出现了负增长,占比约两成。

        以今年7月12日登陆创业板的瑞丰光电为例,这家公司在上市前三年,即2008年至2010年,分别实现了1737.98万元、2199.15万元和4399.31万元的净利润,而其最新公布的三季报却显示,公司今年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724万元,同比骤降52.38%,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2775万元,同比亦下滑了12.34%。瑞丰光电仅仅是其中一家。自创业板设立以来,上市之前业绩快速增长,财务报表靓丽无比,上市之后业绩快速下滑的例子比比皆是。不少创业板公司业绩连续下滑甚至已经出现了亏损,如国联水产在去年中报报出亏损后,今年中报再度亏损。

        目前创业板的整体市盈率虽已大幅下降,却仍高达30倍左右,远高于主板市场的10多倍。在没有靓丽业绩和“高成长性”支撑下,创业板又有多少投资价值可言?


    烦恼之三:套现成风,圈钱本性难改


        一边是上市公司业绩变脸,导致指数大跌,投资者少有回报;另一边,270多家公司陆续在创业板上市,累计从市场上融得了近2000亿元的“真金白银”。两年间,创业板上市公司大股东或高管减持套现成风,不断将纸上财富兑现,落袋为安,却无心发展壮大企业,更无视中小股民的利益。这样的融资,仅剩下赤裸裸地圈钱。

        两周年之际,对创业板的减持套现做一个盘点:到目前为止,共有83家创业板公司的203名高管进行了多达624人次的减持套现,抛售股数为1.24亿股,套现总金额达到28.8亿元。其中,54名高管落袋千万元以上,更有7名高管兑现财富超过1亿元。与此同时,这些高管们为了更方便地减持套现,甚至不惜离职。截至今年 9月 30日,创业板高管离职公告已超过了170份,其中今年前三季度就超过了120份。虽然在公告中高管们的辞职理由多是“个人原因”或“身体原因”,但紧随辞职的减持套现行为,早已使其醉翁之意显露无遗。

        从个案来看,目前套现最多的创业板高管当属乐普医疗董事、总经理、技术总监蒲忠杰,他于今年3月23日以24.89元的成交均价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乐普医疗1500万股,一天就套现了3.7亿元。华谊兄弟的三名高管紧随其后:华谊兄弟董事虞锋套现金额排名第二,两年间其共分33次减持了1331.67万股,累计套现2.9亿元;另一位董事马云则减持1409.16万股,套现近2.7亿元;公司前监事谭志也通过其配偶孙晓璐抛售720万股,套现约2.1亿元。

        创业板的推出,被业内戏称为一场“造富运动”。从企业上市,到股价溢价,再到减持套现,一大批亿万富翁应运而生,却留给市场投资者一个个破灭了的神话、被戳穿的谎言。


    烦恼之四:有进无退,制度缺陷依旧


        种种问题暴露,归根结底仍与制度的不完善相关。

        “这一市场,跟主板在制度设置上没有太大区别,缺乏创业板应有的特色。”在申银万国分析师看来,按照成熟市场经验,创业板市场不仅要相对低门槛,在交易制度的设计上也应更加灵活,以适应创业板企业高成长、高风险的特性,如灵活的退市机制、采取T+0交易,以及引入做市商制度,等等。

        其实,以“退市机制”为主的制度创新,在两年前创业板市场推出初期就被市场各界寄予厚望,业内人士也普遍认为这是创业板区别于主板的最大特色。早在2010年两会期间,创业板开板不久,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陈东征就表示,深交所关于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市场直接退市制度的方案已经上报证监会。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也在多个场合表示,直接退市、快速退市和杜绝借壳炒作现象,是设立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基本原则。然而,创业板推出至今,退市制度至今没能实现。

        两年时间里,创业板市场马不停蹄地扩容,有进无退。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埋下不少隐患。

        除了众望所盼的退市制度,创业板市场还要逐步建立真正区别于主板的独立交易制度等。也有专家建议,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应该更合理,目前创业板公司普遍存在的夫妻、父子、兄弟这种家族式“一股独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不合理的财富分配体制,影响市场公平。对此,也需要相关制度来对此进行约束。

        两周年之际,本报盘点创业板市场,直指种种问题和不足,希望这一市场能够不断地纠正问题、弥补不足,在经历痛苦蜕变后,成为一个更加完善的投资市场。

本文地址://ipo.askci.com/2011/10/28/115640110652714.shtml


相关数据
SSI ļʱ